English

加强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

1999-12-02 来源:光明日报 胡家龙 我有话说

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历经风雨沧桑、安乐幸福,至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样一些节日,仍然牢牢地扎根在中国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仍然深深地铭记在亿万普通百姓的心中。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面对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的形势,面对社会组织结构和利益群体呈现多元化的新情况,要保持精神文化的独立,很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凝集人心,振奋精神,增进人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如何加强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大力倡导民族传统节日。相当一段时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曾经出现过一种鄙薄和淡漠民族传统节日的倾向。各种洋节包括“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也曾在部分人群中流行。我们的青少年以至于一些在六、七十年代长大的中年人,对民族节日的渊源和礼俗所知甚少。有鉴于此,应当积极挖掘整理有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八大节日的起源传说、风俗礼节等,广泛进行传播,使人们更多地了解、掌握这些节日风俗知识,进而热爱自己民族的节日。宣传媒体要大力宣传民族节日知识,大力倡导中国人过民族的节日,营造浓厚的民族节日氛围。基层文化单位要大力倡导,积极组织,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同时,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各方社会贤达,在尊重和倡导民族传统节日方面,都应当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

二、赋予民族传统节日以新的内涵。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变化,民族传统节日的形式也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而改变。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把欢乐喜庆带给城乡观众,丰富了大年三十的中国家庭的文化生活。记得前几年的元宵节,笔者出差来到南方一个小镇,恰好镇上的文化广场举行一场歌会。参加演出的既有各村的歌手,也有外来的打工仔、打工妹,在广场环形台阶上就座的观众,绝大部分是在小镇各工厂的外来务工人员。台上台下那种热烈的氛围,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过节形式当然很好,因为它解决了外出人员的过节问题。然而,在适应新的形势、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改造过程中,也存在老的已丢、新的未立的问题。许多新的替代形式成为时髦却并不稳定,达不到原有形式的效果,恐怕与它们和节日的内在联系不充分有关。因此,笔者感到,建立与今日生活相适应的过节载体,一定要在三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在保留传统节日的主干形式上做文章,如春节中的年夜饭、放鞭炮、守岁、拜年,元宵节的耍灯,端午节的龙舟比赛等,使之现代化;二是要在增进人际交流上做文章,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三是要在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建设上做文章,方便群众,吸引群众。

三、使民族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光彩。民族传统节日都有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或庆祝春之复始,或追怀祖先贡献,或纪念杰出的爱国主义人物,或祈盼美好幸福的生活。借节日之机,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可为。除夕之夜,阖家团聚,孝敬父母,共叙骨肉亲情,不是可以增强家庭的亲和力吗?春节期间,走亲戚、串邻居,互相拜年,平日里积下的小矛盾、结下的小疙瘩不是可以消除吗?节日期间,人民群众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不是可以开展科普宣传,开展广泛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吗?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我们在不断探求新的有效方法。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需要召开大会、传达文件、宣讲道理,更需要利用像传统节日这样民间的、传统的形式,让群众自我启发,自我教育,潜移默化,这样也许更能被群众接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